立川魚場 立川魚場 - 黃金蜆的故鄉

「立川漁場」位居花東海岸山脈,與中央山脈間的縱谷平原上;白天,東側的太平洋受熱而上升的水蒸氣,經吹拂西飄,再陸續受阻凝聚於高聳的中央山脈山麓,隨即雨落匯聚成河,或東流入海、或沉伏地下成泉,加上花蓮盛產各類礦石,這些石頭也具有過濾的效果,所以開鑿出的一個個天然湧泉養殖池,泉水潔淨無污染,滿溢而出的水,再繼續其億萬年來不變的東流路程。大花蓮進入花東縱谷的第一個鄉鎮-壽豐鄉,是花東淨土的清泉之鄉, 「立川漁場」 更是閃耀於泉水中的明珠,山清水秀,可滌塵囂。

 
桂香扁食店 瑞穗牧場

瑞穗牧場位於瑞穗鄉舞鶴村,牧場為瑞穗鄉酪農區,此地的水源相當潔淨、空氣新鮮,因此所飼養的乳牛頭頭壯碩豐滿,牛奶也非常好喝。
現今的瑞穗牧場,已朝多元的方向來經營,園內不但設有遊客中心、露天咖啡座、自行車道等設施,牧場也提供新鮮的牛奶製品,供遊客食用,歡迎您攜家帶眷一同來到瑞穗牧場,享受有趣的黃金假期。

 
七星潭 七星潭

七星潭風景區位在花蓮縣新城鄉,是花蓮縣唯一的縣級風景區,此地以自行車道為旅遊動線,途經南濱公園、花蓮港、四八高地到七星潭風景區,長達二十一公里,有著各項硬體設施。
在七星潭,白天,您可以看著海峽優美的弧形海灣,也可以遠眺清水斷崖,夜晚,新城與崇德地區的燈火點點,同樣的地點,不同的時刻,給您最頂級的視覺響宴。

 
鯉魚潭 鯉魚潭

鯉魚潭位於花蓮縣壽豐鄉,湖的面積約104公頃,面積廣大呈南北狹長的橢圓形狀,是東台灣最大的內陸湖泊,潭的四周為環潭公路,全程約5公里,遊客可以來此騎乘自行車,享受健康有氧的愉悅假期。
自民國91年起,「鯉魚潭」便由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接管,經過規劃與設計,管理處在此提供了水上腳踏車、滑船、森林步道…等多元的休憩活動,鯉魚潭的湖水自地底湧出,終年不竭,優美的景色,隨著季節變化萬千,夢幻般的仙境,吸引許多遊客前來。

 
知卡宣森林公園 知卡宣森林公園

本公園佔地11公頃,日治時期之空軍基地,民國七十四年間,花蓮縣政府苗圃遷於此,原為荒野雜林、沙石礫地,經開墾經營、改良土壤,培育植栽苗木,成為本縣全民造林、城鄉綠美化的重要基地。民國八十九年,苗圃轉型,展開南埔綠森林公園整治計畫。
民國九十四年,縣府為本公園舉辦重新命名活動,阿美族文化意涵的「知卡宣森林公園」獲多數人青睞而以此命名之。「知卡宣」,阿美族語,吉安鄉舊名,「薪材甚多」之意。「知卡宣森林公園」結合自然與人文,為社區建構休憩及教育場域,也為花蓮增添一處不同風貌的觀光景點。

 
松園別館 松園別館

松園別館約建於1942-1943年,為日軍「兵事部」辦公室,與附近的「放送局」(現中廣公司花蓮台)、「海岸電台」(現中華電信)、自來水場(自來水公司美崙淨水場)等皆有松林連成一片,為當時美崙山重要建築。此園在日治時期曾是高級軍官休憩所,傳言日本神風特攻隊出征時也會在此接受天皇賞賜的「御前酒」,增添許多想像空間。松園位於花蓮美崙山右側,背著中央山脈,面向太平洋,除了建築物令人印象深刻外,最明顯的就是60 餘株大片的松林,像綠色大傘般撐起,與蔚藍的海岸、寧靜的天空形成浪漫風情。這裡除松樹之外,尚有許多原生植物漫生,像血桐、蕨類、芒草、榕屬植物等;其中榕屬植物的纏勒現象最特殊,各種大小葉雀榕穿過水泥牆, 伸入建築物內繼續蔓延。另外,美崙山一帶原為豐富的海岸林,由於移民和殖民的時代,帶來了外來的植物,也由於此地閒置十餘年,原生植物又茂盛起來,因此其豐富的植物生態與族群的關係值得研究。

 
翡翠谷 翡翠谷
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翡翠谷古道,沿木瓜溪及支流無名溪河谷蜿蜒而行,早期是太魯閣族由中央山脈東遷到木瓜溪上游(現今的銅門村)的道路。沿線風景宜人,有溯溪路徑、一線天峽谷更有日本軍警「理蕃」時期遺留的彈藥庫、銅礦場等。當初用於灌溉的水利設施-「吉安平原」至今仍能使用,是一個集生態、古蹟、景觀等特色的最佳旅遊觀光區。翡翠谷古道沿線盡是斷崖或小徑,縣府在村民的支持下,已決定將其塑造成為一處遊客尋幽訪勝的最佳去處。循河谷而上進入無名溪古道,溪水清澈見底,流經巨石間發出潺潺的水聲,輝映在山谷中,帶給遊客無盡的冥想,遙望遠處的銅門部落,更有拋開塵囂的喜悅,翡翠谷古道中途有一處攔砂壩,沖刷而下的水柱,既能觀賞又可SPA。抵達終點可見隱於山間的瀑布,魚兒自在優游,正是放流及封溪的成果展現。
 
清水斷崖 清水斷崖

清水斷崖指的是蘇花公路和仁至崇德之間,長約12公里的路段。此段公路蜿蜒曲折、臨崖逼岸,景觀驚險壯麗,是整個蘇花公路上最美的地方,被列為台灣八大奇景之一。只要過了和平隧道,就可看見這懸在半空中的道路,層層的懸崖和峭壁相連著。一路上,全都是片麻岩和大理岩,壯闊的景觀令人感到敬畏。

走在這公路上或許不會覺得害怕,但是當走完了這條路,回頭望時,才體會到這一路上的險境。

 
慕谷慕魚 慕谷慕魚
慕谷慕魚(Mukumugi)是緣自太魯閣族的譯音,描述當時來到此是太魯閣族對這地方的讚美,素有小天祥之稱。木瓜溪的溪水清澈見底,紋路變化莫測,來此的人一定會讚不絕口的稱讚這地方,風景區全長大約兩公里,一定要親自下來走走才能知道這地方的美。
 
慶修院 慶修院
西元1917年,日人為了安定遠渡重洋開墾思念故鄉的日本民心,為了提供一個讓日人移民安定的力量,也為了傳教,一位名為川端滿二的長者,於是決定在此籌建屬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的『吉野布教所』,即現今的『慶修院』。慶修院在當時除了是日人的精神信仰中心外,並具備了醫療所、課堂室及喪葬法事服務處等多種功能。
日據時代,『吉野』分為宮前、清水及草分等3座日人移民村,即為現今的慶豐、福興和永興等3村,因此吉安鄉的人文風貌,堪稱為台灣深具代表性的日人移民村。而慶修院(吉野布教所) 在經歷日本移民時代的風光,也經歷半個世紀的沉默與殘破,近幾年,在花蓮縣政府文化局、地方文史工作者、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等各方的努力下,經過古蹟的整修與人文精神的重建之後,為目前台灣保存最完整的真言宗寺院,不但是東部地區保持最完整的日據時期神社古蹟外,也是台灣國家古蹟,更是日本人來台旅遊尋根拜訪的觀光景點之一。
 
石雕博物館 石雕博物館
說到大理石,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花蓮,擁有全台灣90%的石材資源,其石材原料與石材加工進出口總額高居世界第二位,僅次於義大利,因此花蓮有「石頭的故鄉」、「大理石之都」等稱號,亦是全國石雕藝術家創作的基地。
石雕藝術的孕育與其自然環境有密切關係,花蓮位居板塊交錯地帶,由於抬升作用擁有豐富的岩石,石材多樣且質優。
1961年榮民大理石工廠在花蓮設廠,引進各種石材加工技術,造就許多傑出的石雕藝術工作者,帶動本地的石材及藝品公司的成立。並吸引許多石藝家來此創作,現居住於花蓮從事石雕工作者約三 百多人,1992年一群理念相同的雕刻界同好,共同籌組「花蓮縣石雕協會」成為全國第一個石雕藝術團體,除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外,並與雕塑界做理論與技術的交流。
成立構想是以傳統博物館的型態,擴大為戶外博物館的方式,以本館為中心,延伸至縣境,甚至東海岸、花東縱谷,以塑造成石雕觀光城為目標。
回首頁動畫 回首頁動畫
 
回首頁動畫